2019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分析
文章出處:未知 人氣:發表時間:2019-09-11
尺寸標準化、組件模塊化、施工簡單化……乘著宏觀政策東風,裝配式建筑產業近年發展迅猛。“蓋房子就像搭積木一樣簡單”的建筑新理念也逐步被人們所熟知。然而相對于上游生產制造端“跑馬圈地”的擴張速度,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反應顯得有些滯后。目前來看,裝配式建筑要做到真正推廣和落地,遠不像“搭積木”一樣簡單……
一根鋼筋被送上流水生產線,開啟了它的“裝配式建筑之旅”。在流水線上,鋼筋被工業機器人利索地彎折定型,后經綁扎、澆筑、脫模等工序后,變身樓梯、陽臺、飄窗,養護后像“積木”一樣被送往工地蓋樓房……這是記者在湖北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培訓基地看到的生產景象。
記者調查發現,在武漢裝配式建筑行業,只有少數企業拿到開發商品住宅項目,大多數只能承接一些保障房項目,仍主要靠政策扶持,尚未完全“斷奶”走向市場。對于分到市場“蛋糕”的部分企業,盈利也不理想,有的陷入“產多賠多”的困境。
目前,國家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筑由三大因素驅動:首先為主題催化,因為裝配式建筑與環保限產、美麗中國、長租公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雄安新區建設等政策主題完美契合;其次是產業升級,由于國內人力成本的增加與技術水平的升級正在倒逼傳統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最后為企業優化,與傳統的建筑企業相比,裝配式建筑企業運營效率更高,使得其建設周期縮短 40%以上,并且裝配式建筑企業可獲得很高的補貼,從而企業可以拿這些補貼資金來優化自己的產業鏈。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深度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正是由于這三個驅動因素的加持,2012年中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僅僅達1425萬平方米,之后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到了2016年中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突破1億平方米,截止至。2018年我國建筑工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裝配式建筑發展良好,全年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約1.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4.67%。
中建科技武漢漢南工廠廠長楊超說,在國家扶持政策和科技的助推下,裝配式建筑生產效率不斷提升,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但在2018年,“工廠生產看似紅火卻基本沒有盈利”。
一位姓吳的裝配式商品房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一些購房群體對裝配式商品房持觀望態度,更喜歡選擇傳統現澆的樓房,“一是價格高,二是擔心裝配的房子不牢,怕漏水”。
中國裝配式建筑遭遇落地困難
在日前舉辦的2019年湖北省房地產行業裝配式發展研討會上,相關專家認為裝配式建筑仍處于起步階段,目前遭遇了落地難,原因是多方面的:
1、產業上游各個環節單打獨斗,集成效益難發揮。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宜明指出,裝配式把現場的一地施工變成了工廠、現場兩地,生產環節從一個變成了多個,容易出現很多扯皮問題,降低效率。
2、設計集成度低。中建三局綠投公司總工程師楊瑋表示,傳統設計院在結構、機電、裝飾一體化集成設計的應用不普遍,且成熟的資源較少,導致裝配式建筑設計集成度不高,需進一步打破設計、生產、施工的管理壁壘,提升集成設計水平。
3、整體工程成本較高。湖北省房地產經濟學會專家委員、中國地質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殷躍建指出,裝配式建筑比現成澆灌貴出約200-400元/平方米,當前經濟效益不樂觀。此外,裝配式構件工廠生產,需運輸到現場安裝,物流成本較大。
4、缺乏行業標準,社會認可度不高。中建三局綠投公司總經理王濤認為,當前湖北省裝配式技術標準體系缺乏,專業人才嚴重不足,技術發展不成熟,制約了整體發展。此外,面向社會的推廣宣傳不夠,社會對裝配式建筑的結構安全性表示質疑,甚至是誤解。
三大方面著力突破當前困境
相關專家建議,行業想要突破當前的困境,建議從以下方面著力破解:
1、完善體系,發揮集成效應。陳宜明表示,把握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未來,關鍵是將一個產品的完整的生產過程整合在一個立體里面和同一個信息平臺上,提高整體生產效率和管理效率,從而降低成本。武漢市建筑節能辦公室副主任、武漢市裝配式建筑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授級高工童明德建議加強質量安全管控,制定相關標準,保證品質,獲得社會認可。
2、政策推動,規模發展。王濤認為,政策推動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成本高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規模小。裝配式整體規模擴大,模具利用率高,構件成本便能降下來。項目密度大,運輸成本便可控。
3、做強試點,廣泛示范。王濤指出,現在社會對裝配式建筑不太認可,關鍵還在于不了解,政府可牽頭開展示范基地評選,并在示范基地組織質量、成本、效率等專題論壇交流,向社會廣泛解釋推廣。此外,還可依托示范基地開展技術攻關試驗,整合上下游資源,也將對技術升級,資源集成起到推動作用。
相關專家認為,發達國家和地區在上世紀開始推行裝配式建筑,因地制宜形成了合適的建造體系。我國裝配式建筑處于起步階段,在政府與企業的雙向聯動發力下,裝配式建筑未來的市場前景可期。
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上一篇:節能建筑外墻保溫材料施工要點
下一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應分類管理
同類文章排行
- 在“雙碳”長期目標指引下,綠色建筑發展迎強
- 湖北誕生兩只“碳基金”
- 北京大興:讓綠色成為建筑行業最亮的底色
- 智慧建造 賦能新質生產力
- 綠色建材將爆發規模更大市場
- 輕質隔墻板為什么無毒無害
- 裝配式建筑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
- 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筑,安徽省大力推動城鄉建設
- 喜報政策:2016再為建筑企業“減負”
- 《湖北建筑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借
- 福州:面對面傾聽民企心聲 探尋建筑行業發展新
- 有了輕質隔墻板,老板再也不用擔心我們的工作
- 聚焦“雙碳”賽道 重慶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
- 什么是建筑節能?節能建筑有什么好處?
- 環保節能涂料讓保障房宜居
最新資訊文章
- 觀摩交流會,成了智能建造技術集結的“超級秀
- 造房子像搭積木 河北裝配式農房成鄉村新樣板
- 海南住建部門四項舉措推動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
- 廣州加快建設建筑業現代產業
- 南京新增41個智能建造試點項目
- 湖南將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公共建筑改造后
- 工管云:長沙智能建造的“智慧鎖”
- 廣州新開工民用建筑超7成是高星級綠色建筑
- 貴陽“搭積木”建房讓城市更環保
- 數據驅動,柔性智能建造平臺助力高效管理
- 綠色中國新圖景 居住更綠色 低能耗建筑跑出加速
- 蘇州市區政協聯動開展專題協商 助推建筑節能和
- 科技創新 數智賦能 武漢全力重塑智能建造新生態
- 廣東中山推動綠色建筑全覆蓋
- 上海綠色建筑面積累計已達4.22億平方米,未來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