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墻體材料革新近期規劃(2017-2020年)》發布
文章出處:未知 人氣:發表時間:2019-01-28
中山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建筑業產值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中山將全面推進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工作,將對墻體材料各項性能提出新的要求。近日,市住建局發布《中山市墻體材料革新近期規劃(2017-2020年)》,到2020年,促進市區和建制鎮中心范圍新型墻體材料應用保持在99%以上,農村地區應用比例在50%以上。
利用工業廢渣833萬噸
規劃指出,中山墻體材料革新的主要目標是充分利用工業副產石膏、建筑垃圾、煤矸石、粉煤灰、市政污泥等工業廢渣和廢棄物為原材料生產新型墻材,培育一批資源綜合利用骨干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實現新型墻材企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打造知名的新型墻體材料和住宅產業化部品生產應用基地。鼓勵綠色墻體材料下鄉,加快推進綠色農房建設,建成一批綠色農房示范試點。
到2020年,中山鼓勵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技術升級。鼓勵和扶持有實力、有發展潛力、具有行業帶動作用的企業8家(燒結類2家,加氣類3家,板材類2家,其他類1家);到2020年,促進市區和建制鎮中心范圍新型墻體材料應用保持在99%以上;力爭農村地區新型墻體材料應用比例在50%以上,促進新建建筑中綠色墻材應用比例達60%以上。
同時,中山力爭培育壯大2~3家新型墻材裝備制造企業,推廣新型墻材生產過程自動化等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2017-2020年期間,將累計生產應用新型墻材80億塊標準磚,節約能源49.6萬噸標煤,減少SO 2排放1.12萬噸,節地0 .6萬畝,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副產石膏、市政污泥、建筑垃圾等工業廢渣833萬噸。
“禁實、限粘”成效顯著
2011-2016年期間,中山積極引導、鼓勵、支持企業發展節能、環保、利廢的各類新型墻體材料。新型墻體材料生產能力逐年擴大,品種逐步增多,檔次逐步提高,標準逐步完善。已初步形成了磚、板、塊等較為齊全的新型墻體材料生產體系,在滿足全市建設市場需要的同時,部分產品已經輻射到周邊地區。截至2016年底,全市新型墻體材料產量已占墻體材料總量的95%以上;建設工程新型墻體材料應用比例達到99%以上。新型墻體材料年產能6000萬塊標磚規模以上的本地企業達到4家,利用工業廢棄物的生產企業達6家。
同時,“禁實、限粘”工作成效顯著。自2004年起,中山于2013年實現粘土磚瓦企業全關停目標,累計共關停企業300余家,累計保護不可再生的耕地約8858畝,節約標煤約41萬噸,減排二氧化硫廢氣約8302噸。在鞏固城市“禁實”成果的基礎上,中山自2009年以市政府頒發通告的形式全面禁止生產、經銷和使用實心粘土磚以來,全市使用實心粘土磚的現象基本消除,全面完成“禁實、限粘”任務。
此外,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征收管理得到進一步規范。2011年~2016年期間全市共征收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超12億元,共計實現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返退超8億元,投入新型墻體材料專項扶持資金1031.4萬元,根據財稅〔2017〕18號的規定,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征收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
不過,中山墻體材料發展依舊存在問題。例如,目前中山雖然已初步形成了磚、板、塊、部品較為齊全的新型墻體材料生產體系。但墻體材料生產企業規模較小,技術裝備水平較低,高附加值的墻材產品不多,墻體材料產業層次總體偏低,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突出。同時,農村依然以磚混結構建筑為主,農民對粘土實心磚的習慣性選擇,是墻體材料改革深入發展的障礙。(中國磚瓦網)
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同類文章排行
- “建筑+”進入基本面加速兌現期 裝配式建筑景氣
- 輕質實心復合墻板施工工藝
- 環保材質之輕質隔墻板
- 到2025年四川南充全市范圍推廣運用裝配式建造方
- 廈門深入推進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
- 江蘇省促進墻材行業轉型升級
- 江蘇省2億財政資金助力綠色建筑發展
- 菏澤市財政:支持建筑企業轉型升級 將重點扶持
- 京津冀三地將統一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 湖北博悅佳:預制裝配式的“未來住宅”,中國
- 大型商場建筑外墻保溫材料防火設計解析
- 2015年新型輕質墻體再次沖擊傳統建材市場
- 隔墻板的安裝工序
- 中、美綠色建筑標準大PK
- 荊門市舉辦裝配式建筑與智能建造專題培訓暨觀